安徽惠富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明光水稻纹枯病将偏重发生

发布时间:2020-07-25   浏览次数:557

一、病虫害主要发生趋势:

目前我市早稻进入拔节孕穗期,麦茬稻处于分蘖期,各类田长势良好。6月中旬以来,我市降雨偏多,有利于各种病虫发生危害。植保站结合大田调查情况、灯下诱虫情况、稻田生育期和气候条件,对水稻中后期病虫害发生趋势分析如下:纹枯病偏重发生,细菌性条斑病有流行风险;二代二化螟偏轻发生、五(3)代稻飞虱、五(3)代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

二、主要依据:

1、纹枯病:纹枯病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40万亩。该病属常发性,田间菌源量充足。7月12日-15日大田普查,麦茬稻和早春稻发病田块病丛率平均分别为2.2%、12.4%,最高病丛率分别为9.5%、63%;病株率平均分别为1.6%、5.1%,最高病株率分别为4.3%、30.6%。目前早春稻及早栽的麦茬稻长势良好、分蘖率高,田间荫蔽,通风透光性差,十分有利于病害的浸染蔓延。特别是部分水源条件好、早栽的春稻田,发病严重。

2、细菌性条斑病:有重发流行风险。7月上中旬,石坝、涧溪等水稻主产区已出现多个发病点,有的病区已开始扩散蔓延。近期雨天偏多,容易造成该病的流行。

3、二化螟:二代二化螟偏轻发生。我站近期开展田间普查,田间枯鞘、枯丛率平均1.8%,最高14%,比去年有所增高。灯下6月18日见一代蛾,至7月18日累计诱蛾量47头,比去年减少51%。7月中旬以来剥查发育进度,预计一代蛾羽化高峰期7月21-24日前后,二代卵孵高峰期7月28日-8月2日。

4、稻纵卷叶螟:预计五(3)代中等发生。受天气影响,今年稻纵背迁较早,安徽沿江县区蛾量异常增高,我市7月1日发现枯稍团、比2019年早3天,比2018年早13天,7月9日-15日大田普查,亩蛾量20-130头,平均52头/亩,比去年同期高13头/亩。

5、稻飞虱:预计五(3)代稻飞虱中等发生。今年稻飞虱无明显迁入峰,7月10日-15日单灯下累计诱虫量为53头,比去年增加20.5%。7月13日、15日大田普查稻飞虱百丛虫量加权平均分别为38.3头、45.2头,分别比去年高17.5%和12.4%,最高百丛虫量分别为570头、710头,主要为白背飞虱,当前天气有利于稻飞虱的繁殖危害。

据气象部门发布,我市7月下旬至8月初,雨日较多,十分有利于穗期病虫害的发生与扩散。请各农技人员对处于拔节孕穗期的水稻,高度关注,深入田间,开展分类指导。

三、防治意见:

1、防治指标:纹枯病:病丛率10%以上。细菌性条斑病:出现发病中心,立即施药封锁。二代二化螟:枯鞘株率达3%每亩卵块100块。稻纵卷叶螟:分蘖期百丛低龄幼虫100头,孕、抽穗百丛低龄幼虫50头。稻飞虱:分蘖期百丛低龄若虫1000头,孕、抽穗百丛低龄若虫1500头,齐穗期以后百丛低龄若虫2000头。

2、防治时间:7月下旬至8月上旬。重点防治纹枯病、细菌性条斑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

3、防治药剂:纹枯病选用井冈·蜡芽菌、噻呋酰胺、井冈·嘧菌酯、肟菌·戊唑醇、戊唑·嘧菌酯、井冈·丙环唑、苯甲·嘧菌酯、氟环唑、井冈霉素 A 等,药液要均匀喷在稻株中下部。重病田块 7-10 天后再治一次。细菌性条斑病可选用噻菌铜、噻唑锌、叶枯唑、氯溴异氰尿酸等。稻纵卷叶螟选用溴氰虫酰胺、阿维·氯苯酰、氯虫苯甲酰胺、氰氟虫腙、甲氧·茚虫威等。二代二化螟选用溴氰虫酰胺、杀虫单、甲氧虫酰肼、阿维·氯苯酰、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甲虫肼、甲维·茚虫威等。稻飞虱选用烯啶虫胺、呋虫胺、氯虫·噻虫嗪、烯啶·吡蚜酮、噻虫·吡蚜酮等药剂。

注意事项:按照施药技术规范和防治对象,用足药量,对足水量,均匀喷雾。不同类型的农药要交替轮换使用,以延缓抗药性产生。施药时田间要尽量保持浅水层,无水田块适当加大用水量,确保防治效果。稻虾、稻鱼、稻蟹等农业生态种养区域和临近蚕桑养殖区域,需慎重选用药剂。慎重使用有机磷类农药,禁止使用含拟除虫菊酯类成分的农药。

( 来源:明光市植保站 )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