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惠富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人工增雨造墒抗旱

发布时间:2019-11-01   浏览次数:862

10月25日,安徽省省长李国英在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旱情会商上强调,气象部门要密切监视天气变化情况,加强短期滚动预报和中长期预报,为抗旱决策提供气象支撑;要充分做好准备,抢抓有利天气条件,及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改善墒情。

旱情牵动人心

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部署,全省各级气象部门积极行动,强化旱情监测和天气预报预警工作,组织开展飞机和地面立体人工增雨作业,助力全省打赢造墒抗旱抢种攻坚战。

据气象部门统计,8月12日至10月28日,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6成,为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第二少;全省平均无降水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11天,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9℃。降雨少,温度高,干旱日益严重。

为何久旱无雨?“大气运动变化导致西南水汽输送偏弱,致使我省8月以来降水偏少。”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程智说。此外,下半年北方冷空气一直整体偏弱,也是气温显著偏高的主要原因。

“记忆里,没有这么长时间不下雨。”10月22日,在旌德县云乐镇陈岭村,当地农家乐老板仰储平告诉记者,“现在已经开始定时供水了,但基本能保证生活用水。”

据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分析,综合雨水、来水、蓄水量来看,今年淮河以南大部干旱重现期为20年至25年一遇,其中六安、安庆、池州市局部地区干旱重现期为30年至50年一遇。截至10月27日,全省受灾人口已超百万。农作物因旱受灾超过600万亩。

部门联动抗旱

面对严重旱情,9月24日12时,安徽省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干旱)三级应急响应。省减灾救灾委、省应急管理厅启动省救灾三级应急响应。

气象部门紧急行动,10月9日和12日调配两架运12增雨作业飞机分别进驻蚌埠机场;20日向中国气象局申请一架高性能国家增雨飞机新舟60进驻九华山机场,同时紧急调购补充火箭弹和烟条。

安徽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主任袁野介绍,10月以来,全省共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7架次,累计飞行21小时32分钟;组织合肥等15市和九华山风景区开展地面人工增雨作业共212点次。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下,淮北北部旱情得到一定缓解。

长江水经过172公里“长跑”与38米“跳高”,一路奔涌而来,历史上首次进入合肥市居民家里。10月22日,合肥“江水西调”工程通过八级提水,长江水已于21日晚源源不断注入大房郢、董铺水库,改变了大别山水库群作为合肥市唯一补水水源的局面,为合肥城市供水、抗旱保苗提供了新水源。

目前,全市旱情主要分布在寿县南部及江淮分水岭地区、旱作区。全市秋种现场会已安排部署受旱地区抓好抗旱秋种工作,先造墒后播种,确保小麦播种面积。安庆市召开抗旱秋种调度会,启动抗旱三级应急响应,成立由农业、水利、林业等10个部门组成的抗旱指导组,指导抗旱秋种工作。

“截至10月27日,全市降水较历史同期平均偏少7成以上。”芜湖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市里正组织协调农业、水利、气象等部门,针对当前旱情分类指导,提出具体应对措施,组织农民抗旱抢种。”

( 来源:《中国气象报》  作者:王兵 刘佳颐 )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