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惠富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马鞍山市2019年夏秋季水稻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 报

发布时间:2019-07-24   浏览次数:973


预计全市夏秋季水稻病虫总体呈中等偏重发生,其中水稻纹枯病偏重发生;稻曲病中等至偏重流行;水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中等至偏重发生。感病品种稻瘟病中等流行。

具体预报如下。

(一)、稻瘟病

1.发生趋势:单季稻感病品种中等发生。

2.预报依据

⑴菌源广泛。近年来稻瘟病在我市水稻感病品种发生普遍,田间菌源广泛存在。

⑵稻叶瘟在博望稻区部分感病品种上已有发生,部分田块发生偏重。感病品种种植面积比例大,寄主条件有利。

⑶寄主和栽培条件有利。我市两系杂交稻、粳糯稻等感病品种种植面积比例为30%-70%,利于稻瘟病发生流行。据气象部门预报:预计2019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降水量沿江江南接近常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有2次较为明显的降水过程,主要出现在7月下旬中期(23-25日)和8月上旬末(8-10日)。正值部分一季中稻孕穗末至抽穗期,敏感生育期遭遇阴雨天气,适温高湿对杂交稻穗颈瘟发生有利,病害流行风险大。

⑷防治难度大。穗颈瘟重在预防,防治适期短,技术要求高,而农民易忽视对穗颈瘟的防治。

(二)、稻曲病

1.发生趋势:预计全市单季稻中等至偏重发生。

2.预报依据

⑴菌源充足。稻曲病近年在水稻上偏重发生,加之近年来大面积秸秆还田均有利于田间菌源的积累,田间菌源量大,菌源充足。

⑵感病品种种植面积比例大。目前我市种植的两系杂交稻和粳糯稻大多不抗稻曲病,感病品种种植面积比例在85%以上,为稻曲病发生流行提供了适宜的寄主条件,利于发生流行。

⑶高肥水栽培有利发病,防治难度大。近年来随着规模种植的扩大,高肥高产栽培模式的推广,水稻种植密度高,田间郁闭,有利于稻曲病发生、危害。稻曲病关键在于适期喷药预防,发病后治疗效果差,加大了控病难度。

⑷气候条件有利发生。据气象部门预报:预计7月下旬至8月上旬有2次较为明显的降水过程,主要出现在7月下旬中期(23-25日)和8月上旬末(8-10日)。。正值一季中稻孕穗末至抽穗期,敏感生育期遭遇阴雨天气,适温高湿对杂交稻稻曲病发生有利,病害流行风险大。

(三)、纹枯病

1.发生趋势:预计单季稻纹枯病中等偏重发生。

2.预报依据

⑴菌源充足。纹枯病是我市水稻常发性病害,近年来呈中等以上发生程度,田间菌源充足。

⑵目前田间普遍发病,病情总体低于近年同期。近期调查三县单季稻田间纹枯病病丛率平均为5-10.5%,病株率平均为2.4-3.31%,病指0.61-1.2;含山、和县、当涂病丛率、病株率、病指均低于2018年和近三年同期均值。

⑵当前田间虫量、卵量总体比近年同期偏高。近期调查,含山、和县、当涂田间百从虫量分别为85头、171.7头、66.3头,和县、当涂比中等偏轻发生2018年同期﹢57.8%、﹢452%,含山比去年同期-79.8%,其中含山已查见褐飞虱短翅性雌成虫,较常年偏早。含山、和县近期剥查百丛卵量平均为60粒和625粒,分别比2018年同期-16.7%、﹢876.6%,随着卵的陆续孵化,田间虫量将进一步上升。

⑶未来气候条件对稻飞虱发生无不利影响。据气象部门预报: 2019年盛夏降水量偏多2成以上。7-9月影响我市的台风2个,气候条件仍有利于稻飞虱不断迁入和增殖为害。

⑷寄主对稻飞虱发生较为有利。稻飞虱发生期间水稻分别处于分蘖、孕穗至灌浆期,食料丰富、营养条件好,寄主条件有利稻飞虱发生危害。褐飞虱具有暴发性、隐蔽性和毁灭性的特点,适宜条件促使种群繁殖速率加快,极易暴发为害。如用药不对路或漏治田块后期将加重发生。

(五)、稻纵卷叶螟

1.发生趋势:预计五(3)代、六(4)代中等至偏重发生。

2.预报依据

⑴成虫迁入早,迁入蛾量比近年偏高。当涂、和县6月上旬初见稻纵卷叶螟迁入,较往年早10-20天。截止7月22日各县灯下诱蛾12-34头,比2018年同期和近3年同期均值高。

⑵田间虫、卵量较近年同期高。

近期调查稻纵卷叶螟田间百丛虫量为0-0.63头,虫量较低;含山、和县百丛卵量分别为12粒、10粒,分别比近三年同期+20%、+257.1%,2018年同期各县均未查见卵量。

⑶食料条件、气候条件对稻纵卷叶螟发生有利。稻纵卷叶螟发生期间水稻处于分蘖至孕穗、灌浆期,植株嫩绿、营养条件好,有利稻纵卷叶螟取食为害。8月中、下旬,中迟熟单季稻生育期处在孕穗期,长势嫩绿田块易受集中取食为害。7、8月平均气温正高,雨量偏多,利于其发生为害。

(六)、二化螟

1.发生趋势:预计二代二化螟中等偏轻发生,部分田块中等发生,卵孵高峰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前期。三代二化螟中等发生,部分田块偏重发生。

2.预报依据

⑴一代亩残留虫量低于近年同期,灯诱蛾量差异较大。各县站剥查一代二化螟亩残留虫量85-778头,含山、和县、当涂分别比2018年同期均值-16.7%、-43.1%、-30.89%,比近三年同期均值-16.1%、-34.5%、-46.5%。截止7月22日,含山、和县、当涂县诱蛾量分别为28头、1064头、6头。含山、当涂比去年同期均值+11722%、+170%,比近3年同期均值+2164%、+73.21%;其中和县比去年同期+11722%,比近三年同期均值+2163.8%。

⑵食料丰富。二、三代低龄幼虫期处于水稻稻分蘖至孕穗期,营养条件好,且二代二化螟发生盛期长,有利于二化螟钻蛀和转株为害。在一些混栽稻区,部分长势好的插花田易受三代二化螟集中为害。

⑶气候条件较为有利。据气象部门预报,2019年盛夏(7-8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高温日数(日最高气温≥35℃)偏多;有利二化螟的产卵孵化及转株危害。

三、防治技术意见

㈠病虫发生趋势

全市夏秋季水稻病虫总体呈中等偏重发生,其中水稻纹枯病偏重发生;稻曲病中等至偏重流行;水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中等至偏重发生。感病品种稻瘟病中等流行。

㈡防治目标

通过有效防治,将水稻重大病虫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具体目标:稻飞虱百丛虫量分蘖期-拔节期控制在1000头以内,穗期控制在2000头以内;稻纵卷叶螟卷叶率分蘖期控制在15%以内,孕穗期控制在10%以内;稻螟虫分蘖期为害株率控制在3%以内,穗期白穗率控制在1%以内;纹枯病病丛率控制在20%以下;稻曲病病穗率控制在10%以内;稻瘟病病穗率控制在5%以内。

㈢关键技术措施

1.明确防治重点。

要突出以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为重点防治对象,兼顾水稻细条病等其它病虫防治。

2.加强田间管理,推广病虫绿色防控技术。

要科学管理肥水,增施有机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做到促控结合,适时适度烤田,促进水稻健壮生长,恶化害虫食料和生存环境。要积极推广性诱剂、生物农药、杀虫灯、农药减量助剂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药的利用率。

3.把握关键时期实施总体防治。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要根据当地不同病虫发生种类,于主害期或易感病虫敏感生育阶段实施总体防治,从而达到治主兼次、一防多治和节本增效的防治效果。

7月下旬至8月份,水稻病虫害重点要抓住关键时期开展两次总体防治: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一季中稻田要主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兼治细菌性病害、大螟。单季晚稻田应主治纹枯病、二化螟,稻飞虱、兼治稻纵卷叶螟。8月中、下旬,中稻田做好稻飞虱、重发田块二化螟、稻曲病和感病品种穗颈瘟的查(补)治工作。单、双晚田主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兼治二化螟及早熟感病品种稻瘟病。

9月上、中旬,对迟熟中稻和单晚的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穗期病害、纹枯病、三代二化螟及中稻重发田稻飞虱的防治。

适期预防穗期“两病”。要根据水稻生育进程适时药剂预防稻曲病、稻瘟病 (稻曲病、稻穗瘟要分别于水稻抽穗前10-15天、3-5天药剂预防),如遇阴雨天气,第一次防治7-10天后再防治一次。

4.适时、达标防治,提高防治效益。

防治指标:稻飞虱分蘖期百丛低龄若虫1000头,孕、抽穗期百丛低龄若虫1500头,齐穗期以后百丛低龄若虫2000头。稻纵卷叶螟分蘖期百丛低龄幼虫100头,孕、抽穗期为百丛低龄幼虫50头。灰飞虱百丛虫量80头(秧田每平方米50头)。二化螟每亩累计卵量100块。纹枯病病丛率10%。稻瘟病叶瘟,发现中心病株即挑治或病叶率达3-5%时施药防治1-2次;穗瘟、稻曲病适期用药预防;细菌性病害出现发病中心,立即施药封锁。

5.选准对路农药,规范用药技术。

稻飞虱防治适期为卵孵盛期至低龄若虫高峰期,选用烯啶虫胺、呋虫胺、氟啶虫胺腈、三氟苯嘧啶、烯啶·吡蚜酮、噻虫·吡蚜酮等药剂。

稻纵卷叶螟防治适期大发生年份大田防治为卵孵高峰期,7天后补治一次;中等发生年份为低龄幼虫高峰期。可选用溴氰虫酰胺、阿维·氯苯酰、阿维·抑食肼、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氰氟虫腙、甲氧·茚虫威、茚虫威等。

二化螟重点防治单季稻田,防治适期在卵孵高峰期,重发区域7-10天后补治一次,可选用溴氰虫酰胺、杀虫单、甲氧虫酰肼、阿维·氯苯酰、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甲虫肼、甲维·茚虫威等,兼治大螟。

穗瘟病感病品种要严格做到破口前3-5天喷药预防,齐穗期补治,可选用三环唑、稻瘟灵、稻瘟酰胺、肟菌·戊唑醇、春雷·三环唑、咪铜·氟环唑、烯肟·三环唑、三环·嘧菌酯等,或生物农药春雷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等防治配合免疫诱抗剂氨基寡糖素或低聚糖素等使用。

稻曲病在水稻破口前10-15天(剑叶叶枕与倒二叶叶枕平)施药预防,视天气情况,破口期再治一次,可选用井冈·蜡芽菌、戊唑醇、戊唑·嘧菌酯、肟菌·戊唑醇、井冈·丙环唑、氟环唑、咪铜·氟环唑等。

纹枯病防治可选用井冈·蜡芽菌、噻呋酰胺、井冈·嘧菌酯、肟菌·戊唑醇、戊唑·嘧菌酯、井冈·丙环唑、苯甲·嘧菌酯、噻呋·嘧菌酯、氟环唑、己唑醇、井冈霉素A等,药液要均匀喷在稻株中下部。重病田块7-10天后再治一次。

细菌性病害防治可选用噻菌铜、噻唑锌、叶枯唑等。

各地要按照施药技术规范和防治对象,用足药量,对足水量,均匀喷雾。防治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农药要交替轮换使用,以延缓抗药性产生。施药时田间要尽量保持浅水层,无水田块适当加大用水量,确保防治效果。稻虾、稻鱼、稻蟹等农业生态种养区域和临近蚕桑养殖区域,需慎重选用药剂。慎重使用有机磷类农药,禁止使用含拟除虫菊酯类成分的农药。高温期间施药要在早10点前,下午4点后,防治高温中毒事故的发生。(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