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惠富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明白纸

发布时间:2019-04-05   浏览次数:1095

小麦赤霉病病菌主要集中于花期侵染,逐步扩展至穗轴,受天气因素影响大,属典型的气候性病害,具有暴发性、隐蔽性。一旦错过防治适期,侵染危害,将会降低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小麦籽粒中真菌毒素超标,对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合理运筹肥水,及时清沟沥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2. 化学防治。

(1)适期用药。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治策略,抓住小麦齐穗至扬花期开展一次预防(见花打药),施药后5-7天后开展第二次预防,对高感品种、生育期不整齐、花期遇多阴雨天气的田块,还应开展第三次防治。若小麦扬花期遇阴雨天气,可选择雨隙或抢在雨前施药,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治。

(2)药剂选择。以小麦赤霉病防控为重点,统筹做好锈病、白粉病等病害兼治工作。优先选用丙硫菌唑、氰烯·戊唑醇、丙唑·戊唑醇、咪铜·氟环唑、戊唑·咪鲜胺、戊唑·噻霉酮、唑醚·戊唑醇、唑醚·氟环唑、苯甲·多抗、苯甲·丙环唑、戊唑·百菌清、戊唑·福美双、丙环·福美双、丙硫·戊唑醇、甲硫·戊唑醇、咪鲜·甲硫灵等,或选择氰烯菌酯单剂与戊唑醇等混用,第一次施药做到“一喷三防”,即加入吡蚜酮5克和磷酸二氢钾对水细喷雾。优先选用适用于统防统治作业的悬浮剂或悬乳剂等液态环保型药剂剂型。推行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交替轮换使用,避免或延缓产生抗药性。

(3)施药方法。可选用自走式宽幅施药机械、智能植保无人机、机动弥雾机、电动喷雾器等施药机械。按药剂说明书推荐用药上限用足药量和水量,均匀喷雾。

3. 加强收储管理。小麦籽粒感染赤霉病菌后在潮湿条件下可在麦穗或收获的麦堆中继续侵染,导致真菌毒素进一步增加。因此,要及时收获,晾晒烘干,清选赤霉病粒,在安全水分以下收储。(来源:马鞍山市农业农村局 )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