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惠富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全省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发布时间:2019-04-18   浏览次数:1252

发生趋势

赤霉病全省大发生,发生面积2950万亩,显症盛期在5月上中旬。

条锈病淮河以南中等发生,流行盛期4月中下旬;淮北偏轻发生,全省发生面积300万亩。

叶锈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400万亩,流行盛期5月上中旬。

白粉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400万亩,流行盛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

蚜虫在沿淮淮北主产麦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000万亩,发生盛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

根腐病、全蚀病、吸浆虫、粘虫等病虫害在部分地区将会造成一定危害。

防治技术策略

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在落实“全程防控、分区治理、分类指导、统筹兼顾”防治策略的基础上,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科学防控抓关键。赤霉病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采取“适期防治、见花打药”的防控措施,优先选择对毒素抑制作用强的药剂,两次防治不动摇,减轻病害发生程度,降低毒素含量,其它病害重在预防,害虫达标防治。

全省要以小麦赤霉病、穗期蚜虫为防治重点,兼顾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根腐病等病害,沿淮淮北需兼顾吸浆虫、粘虫等。

防治时间

各地要根据小麦生育进程和当地病虫发生情况,以赤霉病两次预防为核心,科学制定最佳防治适期,全面开展两次总体防治。具体为:

沿淮麦区在4月18日前后开展赤霉病首次预防,兼治穗蚜、锈病、白粉病等;淮北麦区在4月22日前后开展赤霉病首次预防和穗期蚜虫防治,兼治白粉病、锈病、吸浆虫等。首次防治后5-7天再开展以赤霉病为主的第二次防治。

防治药剂

防治赤霉病,选用丙硫菌唑、氰烯·戊唑醇、丙唑·戊唑醇、咪铜·氟环唑、戊唑·咪鲜胺、戊唑·噻霉酮、唑醚·戊唑醇、唑醚·氟环唑、苯甲·多抗、苯甲·丙环唑、戊唑·百菌清、戊唑·福美双、丙环·福美双、丙硫·戊唑醇、甲硫·戊唑醇、咪鲜·甲硫灵、井冈·蜡芽菌等,或选择氰烯菌酯单剂与戊唑醇等混用。

防治穗期蚜虫,可选用吡蚜酮、啶虫脒、氟啶虫胺腈、噻虫嗪等,后期穗蚜发生量大时,可选用高氯氟·噻虫、联苯·噻虫胺、联苯·噻虫嗪等药剂。

防治锈病或白粉病,可选用烯唑醇、三唑酮、丙环唑、腈菌唑、醚菌酯、氟环唑等药剂。

注意事项

一是药剂选择以小麦赤霉病防控为重点,统筹做好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等病害兼治工作,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的地区,慎用多菌灵及其复配制剂。二是在防治赤霉病施药时,要用足药量,对足水量,对准穗部,均匀喷雾。三是推行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交替轮换使用,避免或延缓产生抗药性。四是小麦籽粒感染赤霉病菌后在潮湿条件下可在麦穗或收获的麦堆中继续侵染,要及时收获,晾晒烘干,以免真菌毒素进一步增加。五是在化学用药防治时可辅助使用植物调节免疫剂和增效助剂,适量喷施磷酸二氢钾,以调节小麦生长,提高小麦免疫力。

( 来源:安徽省植保总站 )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