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惠富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全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发布时间:2019-01-22   浏览次数:1212

2019年1月15-16日,安徽省植保总站组织18位市、县(市、区)植保站技术人员,邀请省气象局专家,召开了2019年全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培训会。与会人员根据冬前病虫基数、耕作制度、种植品种、作物苗情和气候预测,结合农作物病虫发生演变规律综合分析,对我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分析会商,现将会商结果发布如下,供各地参考。

预计2019年我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程度重于上年。其中,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赤霉病存在大流行风险,蚜虫、纹枯病偏重发生,其他病虫中等以下发生;水稻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稻瘟病、稻曲病感病品种偏重发生,纹枯病偏重发生,稻飞虱、二化螟中等至偏重发生,稻纵卷叶螟、稻蓟马中等发生;玉米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油菜菌核病偏重至大发生;棉花病虫害总体偏轻至中等发生;东亚飞蝗偏轻发生。

预计2019年全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面积约2.07亿亩次,其中小麦病虫害发生面积9020万亩次、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7250万亩次、玉米病虫害发生面积3410万亩次、棉花病虫害发生面积230万亩次、油菜病虫害发生面积690万亩次、东亚飞蝗发生面积90万亩次。

一、主要病虫发生趋势

(一)小麦、油菜病虫

1.赤霉病大流行风险高,发生面积约2600万亩;

2.纹枯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300万亩;

3.锈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500万亩(其中条锈病100万亩、叶锈病400万亩);

4.******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400万亩;

5.根腐病在淮北麦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200万亩;

6.小麦蚜虫在沿淮淮北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000万亩;

7.麦蜘蛛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800万亩;

8.吸浆虫在常发区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120万亩;

9.粘虫轻发生,发生面积约100万亩;

10.油菜菌核病偏重发生,沿江地区大发生,发生面积约400万亩;

11.油菜霜霉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150万亩;

12.油菜蚜虫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140万亩。

(二)水稻病虫

1.稻飞虱中等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000万亩次;

2.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800万亩次;

3.二化螟总体中等发生,沿江西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500万亩次;

4.大螟在四稻混栽区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150万亩;

5.灰飞虱轻发生,发生面积约200万亩;

6.纹枯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400万亩;

7.稻瘟病、稻曲病在水稻感病品种上偏重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约500万亩、约600万亩;

8.水稻细菌性病害发生呈上升趋势,发生面积约100万亩次。

(三)玉米病虫

1. 玉米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900万亩次;

2. 棉铃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500万亩次;

3.桃蛀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200万亩次;

4.二点委夜蛾轻发生,发生面积约10万亩;

5.玉米蚜虫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200万亩;

6.二代粘虫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100万亩;

7.玉米锈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500万亩;

8.玉米叶斑病(弯孢叶斑病、小斑病、褐斑病)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000万亩次。

(四)棉花病虫

1.棉枯、黄萎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20万亩;

2.棉盲蝽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60万亩次;

3.棉铃虫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30万亩次;

4.棉蚜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50万亩次;

5.棉叶螨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50万亩;

6.烟粉虱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20万亩次。

(五)东亚飞蝗

东亚飞蝗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90万亩次,达标约40万亩次;其中夏蝗40.1万亩,达标面积23.0万亩。

二、预测依据

(一)小麦、油菜病虫

1.病虫发生基数偏低。据各地冬前调查,小麦主产区受播期干旱气候条件影响,小麦播种偏迟、播期拉长,小麦纹枯病、小麦蚜虫发生数量低,麦蜘蛛在沿淮淮北旱茬麦区发生普遍。小麦纹枯病在沿淮、淮北早播麦田零星发生,病株率一般0.1%-0.4%。麦蜘蛛平均每市尺行长螨量一般为1.6头-14.4头,利辛县、蒙城县、谯城区、萧县为30头-60头。小麦蚜虫总体轻发生,沿淮淮北零星发生,沿江麦区一般有蚜株率为2.5%-9.8%,百株蚜量为8头-34头。油菜蚜虫发生普遍,发生数量偏低,有蚜株率一般为3.6%-37.5%,全省平均11.3%,百株蚜量一般为17头-135头,全省平均88.9头,发生数量与上年同期接近。

2.品种抗病性不强。沿淮、淮北小麦主栽品种变化不大,多不抗小麦赤霉病、纹枯病、******病、条锈病,淮河以南麦区主栽的扬麦、宁麦系列对小麦赤霉病抗性弱。油菜主栽品种对菌核病抗性不强。

3.苗情和田管措施等对病害发生有利。2018年12月中旬小麦苗情监测结果,旱茬麦地区部分早播且播量大的田块群体偏大,但稻茬麦地区小麦总体偏弱,三类苗比例较大,群体不足,苗情呈现两极分化态势,加之2018年12月下旬以来我省多阴雨天气,稻茬麦区田间渍害重,长势偏弱,对病虫害抗逆性差。玉米-小麦轮作面积大,稻茬麦区小麦免耕、浅旋耕种植、秸秆全量还田、小麦返青拔节期重施氮肥等均有利于病菌积累和病害发生。同时,沿淮及其以南多数地区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进一步发展,有利于赤霉病发生流行。油菜菌核病常年中等以上程度发生,菌源广泛存在,重发生风险大。

4.气候条件有利病害发生。省气象部门预测,2019年春季(3-5月)全省降水量较常年偏多,其中淮河以南大部偏多2成以上。沿淮淮北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淮河以南较常年偏高,但季节内冷暖波动较大,有出现倒春寒的可能。气候条件总体有利小麦赤霉病、纹枯病、******病和油菜菌核病等病害发生。

(二)水稻病虫

1.病虫基数。据各地冬前调查,二化螟平均亩残虫基数一般为300头-4000头,全省平均亩虫量为1627头,多数地区比去年和近3年均值分别减少3%-40%、6%-30%,冬前虫量较高的潜山市、泾县、宜秀区、东至县平均亩虫量分别为18608头、8604头、4960头、4800头。灰飞虱平均亩虫量一般在500头-3500头,平均亩虫量为2350头,比去年和近3年均值分别减少1%、20%,灰飞虱虫量较高地区巢湖市、肥西县平均亩虫量分别为33335头、7333头。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发生普遍,菌源基数不断积累,田间菌源量大。

2.品种和种植制度。高产大穗型品种的推广面积大,有利于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取食为害。两系杂交稻、粳糯稻等感病品种种植比例大,破口抽穗期遇阴雨天气,将有利穗期“两病”发生流行。“四稻”混栽区,桥梁田多,有利害虫繁殖和辗转为害;高肥水管理等措施有利病虫发生。

3.气候因素。夏季多台风天气有利于“两迁”害虫的迁入和细菌性病害流行,多降水天气有利水稻穗期“两病”发生。

(三)玉米病虫

据各地冬前调查,玉米螟百株活虫数一般10.4头-50.5头,平均28.9头,大部分地区较历年同期均值减少2-3成。界首市、萧县百杆活虫分别为69.5头、77.8头,数量较高。二点委夜蛾萧县、谯城区、砀山县、灵璧县、埇桥区、太和县、泗县等地调查,均未查到越冬虫源。玉米机收率高、秸秆直接还田比例大,有利玉米弯孢叶斑病、小斑病、褐斑病等病害田间菌源量积累,不利于玉米螟等害虫存活。受夏季台风影响,南方锈病病菌传入我省风险大,易造成玉米南方锈病发生蔓延。

(四)棉花病虫

各地冬前调查,棉铃虫亩蛹量萧县为46.7头,较近3年同期增加4.7倍,宿松县为13.3头,较近3年同期增加19.8%,望江县为1.7头,较近3年同期减少51.4%,东至县、太湖县、无为县、繁昌县、义安区等沿江传统棉区未查见蛹。红铃虫百铃虫量太湖县0.7头,较近3年同期减少93.3%;无为县22.2头,较近3年同期增加64.4%;东至县5.6头,与近年同期持平。Bt棉种植比例大,不利棉铃虫、红铃虫发生。夏季多雨水天气将有利于棉盲蝽发生危害。棉花枯(黄)萎病发生普遍,田间菌源广泛,有利其发生。

(五)东亚飞蝗

2018年秋季调查,我省宜蝗面积为104.2万亩,秋残蝗面积36.86万亩,低于常年。秋残蝗平均密度为12.8头/亩,发生仍处于较低水平。

附件:2019年全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图

1.jpg

2019年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图

2.jpg

2019年小麦蚜虫发生趋势图

3.jpg

2019年小麦纹枯病发生趋势图

4.jpg

2019年麦蜘蛛发生趋势图


5.jpg

2019年油菜菌核病发生趋势图

6.jpg

2019年稻飞虱发生趋势图

7.jpg

2019年稻纵卷叶螟发生趋势图

8.jpg

2019年稻瘟病、稻曲病发生趋势图

9.jpg

2019年水稻纹枯病发生趋势图

10.jpg

2019年二化螟发生趋势图

11.jpg

2019年玉米钻蛀性害虫(玉米螟、棉铃虫、桃蛀螟)发生趋势图

12.jpg

2019年东亚飞蝗发生趋势图

( 来源:安徽省植保总站 )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