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惠富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小麦播期虽推迟 调整技术保收成

发布时间:2017-10-18   浏览次数:1831

由于受到近期不利天气影响,我省在地玉米、大豆和粳籼稻的收获期普遍推迟,对下茬小麦的及时播种造成不利影响。目前,我省小麦播种情况如何?农户可以采取哪些技术手段,以降低迟播影响?

小麦播期 普遍推迟

涡阳县高炉镇陆杨村负责人巩向海向记者介绍,往年该村万亩小麦10月10日左右播种就结束了,但今年到现在耕地还没有旋耕,小麦也没有种下去,估计小麦播种期要推迟到本月20日以后。“虽然地里的玉米都收上来了,但还有30%地块的玉米秸秆没有粉碎还田;同时,受到一直下雨影响,耕地太烂,旋耕机和播种机下不了地,导致小麦秋播工作无法进行。 ”蒙城县板桥集镇农业综合服务站陈友祥站长告诉记者,根据天气预报,本月18日当地还有一场降雨。雨停后,农户可以整地作业。他保守估计,10月27—28日以后,当地农户才能秋播小麦。陈友祥分析,小麦播期的推迟,可能会对本季小麦的产量造成不利影响。但小麦的生长期很长,如果后期天气状况良好,小麦的自我补偿能力很强。

与皖北旱茬小麦区一样,江淮稻茬区小麦种植情况也不乐观。庐江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吴小文对记者说,国庆以来雨水不断,对下茬小麦的播种影响太大了。由于土壤墒情不好,小麦播期被迫延迟,将不利于小麦苗情。

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省农科院作物所副所长汪建来研究员告诉记者,9月份以来,我省出现的连阴雨天气过程,特别是长江以北小麦主产区降水异常偏多,日照时数偏少,并出现多次降温过程。持续阴雨寡照天气导致土壤过湿和农田渍涝,对今年小麦适时播种、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冬前壮苗带来隐患。

清沟沥水 调整品种

汪建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沿淮、淮北旱茬麦区农户要抢抓雨歇间隙,尽早疏通田边大沟,排除田间低洼处积水,降低土壤湿度。内涝严重的区域,要启动排灌设施,降低外围水位。对于沿淮、江淮稻茬区农户来说,已收获结束的稻田,在疏通田边大沟的同时,开挖“十字”沟,排除田间积水;还未收获稻田,要根据灌浆进程,适当提前断水。

在种植品种选择上,淮北、沿淮麦区农户可选用高产、耐赤霉病、耐穗发芽半冬性或弱春性品种;压缩偏冬性、高感赤霉病和穗发芽品种的种植面积。淮河以南麦区农户可选用抗赤霉病、抗穗发芽高产春性红粒品种,建议不再种植白粒品种。

汪建来研究员还建议,长江以南地区农户可以压缩小麦种植面积,适度扩大油菜种植面积。淮河以南地区,在11月底以后仍不能播种小麦的地块,可改种蔬菜、绿肥、发展稻田马铃薯和稻田综合种养。

增加播量 缺苗补苗

随着小麦播期推迟,冬前积温变少,致使小麦分蘖少,分蘖时间短。农户需根据播期适当加大播种量。 10月底以前播种,沿淮、淮北小麦亩播量可调整到15-17公斤;11月以后播种,旱茬麦亩播量可增加至18-20公斤左右,稻茬麦亩播量可增加至20-25公斤。淮河以南麦区10月底以前播种,亩播量可调整到12-15公斤,11月以后播种亩播量可增加至15-20公斤。

省农科院作物所栽培室主任曹承富研究员告诉记者,沿淮淮北麦区适播期在10月20日以前,播期最迟控制在11月15日以前;沿淮稻茬区小麦播期最好在10月25日以前,江淮稻茬区小麦播期最好在10月底以前。随着播期推迟,小麦播种量要适当增加,每推迟三天,亩播种量增加0.5公斤。如果采用人工撒播方式,每亩播种量可以适当增加。机械条播适当缩减行距,调整至20-23厘米。播种深度2-3厘米为宜,防止播深影响出苗和分蘖。农户在小麦播后7-10天,及时查看出苗情况,发现缺苗断垄地块,尽早用同一品种进行补种。

轻简整地 增施氮肥

汪建来研究员告诉记者,旱茬麦10月底以前,宁可略晚勿烂耕烂种,尽量提高整地播种质量。 11月以后,以抢为主,尽早完成秋种计划。因长期连阴雨,土壤湿度偏大,本年度深翻或深松技术无法采用,为了抢进度、降成本,农户可根据茬口,在土壤水分适宜时,采用少免耕、轻简复式机械整地播种。旱茬麦可采用复式机械作业1-2遍,完成施肥、旋耕、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水稻已收获田块,在墒情适宜时可使用全还田防缠绕免耕施肥播种机,一次性完成直刀旋耕、秸秆覆盖、施肥、摆种、覆土、镇压等工序;或先施足基肥,用小型旋耕机械浅旋一次,晾晒2—3天后再浅旋耕一次,然后撒播种植;也可示范推广收播一体、高畦种植、稻田套播等稻茬麦种植技术。

三沟配套 及时化除

汪建来研究员说,沿淮、淮河以南稻茬麦区,墒情适宜时及时机械开沟,确保畦沟、腰沟及边沟三沟配套,排水通畅。旱茬麦区根据雨情和田间积水情况,适时做好低洼处开沟排水工作,以防渍害。

连阴雨后田间湿度大,有利于杂草生长,冬前要加强杂草化除工作。在小麦3-5叶期,杂草2-4叶期,日平均气温在8℃以上时,抓住冬前晴好天气开展化学除草。对秸秆还田量较大、整地质量差、露籽较多或群体较大的田块,墒情适宜时利用机械做好冬前田间适度镇压,确保根土接合,提高保墒防冻能力。

(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