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惠富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玉米病虫总体偏重发生

发布时间:2017-08-02   浏览次数:1376

省植保总站预计全省玉米螟、棉铃虫、蚜虫和三代粘虫发生面积分别为1200万亩次、800万亩次、200万亩和100万亩。玉米叶部病害(以南方锈病、弯孢叶斑病、小斑病、褐斑病为主)总体偏重发生,预计全省发生面积2300万亩次。

近年来,我省玉米主产区秸秆还田比例大,田间菌源量充足,高密度、高肥水等栽培措施广泛应用,玉米主栽品种(如隆平206、郑单958、登海605等)抗病性不强,均有利于玉米病害发生。

专家建议,当前农户应以玉米螟、棉铃虫等钻蛀性害虫,玉米锈病、弯孢叶斑病、小斑病等叶部病害为重点,兼顾桃蛀螟、蚜虫、粘虫、褐斑病等病虫。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农户要以二代玉米螟、三代棉铃虫、叶部病害为主开展一次总体防治,起到治虫防病、节本增效目的;8月下旬主治锈病、三代玉米螟、四代棉铃虫,兼治粘虫等。

防治玉米螟、棉铃虫可选用Bt、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防治粘虫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等;防治玉米锈病可选用烯唑醇、三唑酮、丙环唑等;防治玉米褐斑病、弯孢叶斑病、小斑病可选用代森锰锌、烯唑醇、丙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

当玉米螟卵寄生率60%以上时,可不施药而利用天敌控制为害;当益害比失调,可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在夏玉米田二代玉米螟产卵盛期,亩用16000IU/毫克的Bt200克,或8000IU/毫克的Bt350克,按药、水、干细沙0.4:1:10的比例配成颗粒剂丢心,或亩喷施10亿PIB/毫升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80-120毫升。

( 来源:农民服务台 )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