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惠富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安庆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与防治意见

发布时间:2017-04-13   浏览次数:1556

小麦赤霉病是安徽安庆地区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制约因子,如果赤霉病防治及时有效,小麦就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否则,小麦就不能获得较好收成。虽然去年小麦种植面积有较大减少,但是安庆市农业部门仍然将小麦赤霉病的预防作为午季在田作物管理的主要措施来抓。目前,该市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该市种植业管理局植保站及时发布了《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与防治意见》,引导农民高度重视赤霉病防治工作。

据安庆市植保站预计,全市小麦赤霉病总体偏重发生,抽穗扬花期可能是连阴雨天气,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扬花期气候条件适宜将有大流行风险,发生面积约45万亩。

安庆市植保站认为,小麦赤霉病可能重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田间菌源量充足。2016年小麦赤霉病偏重至大发生,冬季气温比常年偏暖,对赤霉病病菌安全越冬非常有利,加上我市小麦主要以稻茬麦为主,秸秆禁烧,环境菌源总量大。当前,稻桩子囊壳初见期早,带菌率较高,据近期各县(市、区)调查,稻桩子囊壳平均丛带菌率为14.8%(2.2%-31%),平均枝带菌率为2.62%(0.25%-6.9%)。其中怀宁、潜山枝带菌率分别为3.7%、3.4%数量较高,且稻桩子囊壳丛带菌率和枝带菌率均高于近三年同期值。二是气候条件有利于菌核病发生。据省气象部门预报,2017年4月上中旬江北降水量较常年偏少,沿江江南接近常年,江南部分地区有连阴雨。预计4月上中旬主要有2次较明显降水过程,出现在4月上旬中期(4月5-7日)和4月中旬前期(4月12-14日)。小麦扬花期遇降水概率较大,气候条件有利于小麦赤霉病发生和再侵染。三是寄主条件和栽培措施有利赤霉病发生为害。我市小麦因秋收进度不一,秋种期间持续干旱少雨后期连阴雨,播期拉长,生育进程差异大,预计抽穗扬花期拉长;生产上主栽品种扬麦、宁麦、镇麦系列对赤霉病抗性不强;受近期连阴雨影响,部分沟系配套不好的田块出现渍害,迟播小麦苗情差于往年;栽培方式以机开沟免耕直播和浅旋耕播为主;部分小麦偏施氮肥,田间密度大、湿度高,田间郁闭,均有利赤霉病的发生。四是病菌发育进度与小麦感病生育期基本同步。目前早熟小麦部分已破口抽穗,迟熟小麦也进入孕穗破口期,预计中、迟熟小麦抽穗扬花期在4月中旬前后,与小麦赤霉病子囊孢子释放盛期基本吻合。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气候性病害,其发生轻重主要取决于抽穗扬花期降水情况,在做好农业防治措施的同时,关键是做好小麦抽穗至扬花期药剂预防。各地应加强田间管理,注意清沟沥水,降低田间湿度,密切关注抽穗扬花期的天气变化,适时全面开展药剂预防。据此,安庆市植保部门提出如下的防治技术意见:

1、防治时间:全面实施二次防治,即小麦初花期(5-10%小麦扬花)开展一次预防,5-7天后再次预防,抽穗扬花期若遇连阴雨天气,应开展第三次防治。

2、防治药剂:鉴于当前部分地区赤霉病菌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的实际情况,应慎用多菌灵及其复配制剂。可亩用氰烯菌酯•戊唑醇40-60克,或戊唑•咪鲜胺15克,或丙唑•戊唑醇9-12克,或丙环•福美双22克,或氰烯菌酯37.5-50克等高效对路农药。在化学用药防治时可辅助使用植物调节免疫剂和减量增效助剂,如低聚糖素、氨基寡糖素、芸苔素内酯、激健等,调节小麦生长,增强免疫力,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3、防治方法:施药防治时,要用足药量,且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以减轻病害后期危害损失和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要用足水量,机动弥雾机每亩药液量15公斤,手动喷雾器每亩药液量50公斤。要坚持一喷多效,以预防小麦赤霉病为主,兼治纹枯病、锈病和穗蚜等,配合使用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实行“一喷三防“。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