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惠富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9月上、中旬水稻主要病虫发生趋势与防治技术意见

发布时间:2016-09-01   浏览次数:1353

一、发生趋势

预计旱稻病虫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60万亩次。其中六(4)代稻飞虱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低龄若虫高峰期在9月上旬末至中旬初;六(4)代稻纵卷叶螟轻发生,发生面积7万亩,低龄幼虫高峰期在9月上旬中期;三代二化螟偏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8万亩,卵孵盛期在9月上旬至中旬中期;旱稻纹枯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0万亩;稻曲病、稻穗瘟旱稻穗期病害中等、感病品种偏重发生,稻曲病发生8万亩、稻瘟病发生7万亩。

二、预报依据

(一)稻飞虱

1.灯下虫量较近年明显偏少、褐飞虱比例偏小:8月6日初见褐飞虱、比去年迟19天。8月以来灯下虫量一直不高,迁入峰不明显,截至8月25日,单灯累计诱虫121头,其中褐飞虱10头占8.3%;灯下累计诱虫量较近年同期偏少,褐飞虱比例偏小。8月24日出现一小高峰,峰日单灯诱虫23头。根据历期推算,田间低龄若虫高峰在9月10日前后。

2.田间虫量偏少:系统田,截至8月14日、19日、25日,平均百丛虫量分别为20头、23.3头、50头,均少于近年同期。普查田,8月14日,平均百丛虫量116.7头、最高1100头/百丛,平均百丛虫量较近三年同期均值减少75.2%、比去年同期减少79.5%;8月25日,平均百丛虫量87.6头、最高123.5头。目前,田间虫态以成虫为主、占80%。

3.气候和寄主条件较有利稻飞虱发生为害。据省气象部门预报,8月下旬-9月上旬我县降水量以偏少为主,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六(4)代稻飞虱发生期间,我县旱稻多处抽穗期,食料条件好,气候和寄主条件较有利于稻飞虱发生。

(二)稻纵卷叶螟

1.稻纵卷叶螟蛾峰次数和数量偏少。据我站系统田赶蛾调查,进入8月份以来田间蛾量一直不高,蛾峰不明显,平均亩蛾量0-37头。灯下峰日为8月22日,峰日蛾量28头,根据历期推算低龄幼虫高峰日在9月7日前后。

2.寄主和气候较有利稻纵卷叶螟发生。当前我县旱稻处于孕穗至破口抽穗,长势嫩绿,寄主和气候条件较有利稻纵卷叶螟取食为害。

(三)三代二化螟

1.二代残留虫量较近年偏少。8月14日调查,平均二代螟害株率为0.015%,二代平均亩残虫量为82.6头,平均亩残虫量比去年减少32.4%,比前三年均值减少3.12%。

2.寄主和气候较有利二化螟发生。今年我县旱稻破口期在8月底至9月初,生育期有利于三代二化螟钻蛀为害。天气预报,8月下旬-9月上旬我县降水量以偏少为主,平均气温接近常年。气候条件较有利于三代二化螟发生。

(四)水稻病害

1.田间菌源广泛存在,菌源基数大。近年来,水稻纹枯病、穗期病害在我县均偏重发生,发生面积较大,田间菌源广泛。加之秸秆还田比例高,有利于田间菌源累积。

2.寄主和栽培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我县种植的旱稻品种,如绿旱1号、沪旱15、中旱209、井冈1号、中旱221等品种大都不抗稻瘟病、稻曲病,有利于稻曲病、稻穗瘟病的发生。中后期偏施氮肥,将加重穗期病害的发生危害程度。

3.气候条件较适宜穗期病害发生。气象部门预报,9月1-3日我县有降水过程,降水天气与旱稻破口抽穗期吻合度高;同时秋后早晚温差大,雾露重,有利穗期病害的发生流行。

三、防治技术意见

(一)病虫发生趋势与防治任务

9月上、中旬旱稻以纹枯病、穗期病害、稻飞虱为主的病虫总体偏重发生。预计主要病虫累计发生面积约60万亩次,需防面积约75万亩次。

(二)防治目标

通过有效防治,将水稻重大病虫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具体目标:稻飞虱百丛虫量拔节期控制在1000头以内,穗期控制在2000头以内;稻纵卷叶螟卷叶率,孕穗期控制在10%以内;稻螟虫穗期白穗率控制在1%以内;纹枯病病株率控制在20%以下;稻曲病病穗率控制在10%以内;稻瘟病病穗率控制在5%以内。

(三)关键技术措施

1.明确防治重点。

9月上、中旬,晚熟移栽稻田以稻飞虱为重点;旱稻病虫害以稻曲病、稻穗瘟为防治重点,兼顾纹枯病、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病虫。

2.把握关键时期实施总体防治。

水稻病虫害防治要根据当地不同发生种类,于主害期或易感病虫敏感生育阶段实施总体防治,从而达到治主兼次、一防多治和节本增效的防治效果。旱稻生育期差异亦大,当前要抓住破口期施药预防旱稻稻曲病、稻穗瘟等穗期病害,科学合理混配农药,治主兼次,一喷多防。9月中旬查治稻飞虱,补治穗瘟、稻曲病。

3.实行达标防治。

防治指标:稻飞虱孕、抽穗期百丛低龄若虫1500头,齐穗期以后百丛低龄若虫2000头。稻纵卷叶螟孕、抽穗期为百丛低龄幼虫50头。二化螟每亩累计卵量100块。纹枯病病丛率10%。稻瘟病叶瘟,发现中心病株即挑治或病叶率达3-5%时施药防治1-2次;稻穗瘟、稻曲病要分别于水稻抽穗前3-5天、10-15天药剂预防,如遇阴雨天气,第一次防治后7-10天再防治一次;细菌性病害出现发病中心,立即施药封锁。

4.选准对路农药,规范用药技术。

稻飞虱选用烯啶虫胺、呋虫胺、吡蚜酮、醚菊酯、烯啶·吡蚜酮等;防治稻纵卷叶螟选用阿维·氯苯酰、氯虫苯甲酰胺、短稳杆菌、氟苯虫酰胺、四氯虫酰胺、氰氟虫腙等;防治稻螟虫选用阿维·氟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等。防治纹枯病选用噻呋酰胺、井冈·蜡芽菌、肟菌·戊唑醇、苯甲·丙环唑、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井冈霉素A、烯肟·戊唑醇等;防治稻瘟病选用三环唑、稻瘟灵、肟菌·戊唑醇,或生物农药春雷霉素、枯草芽孢杆菌、井冈·蜡芽菌、多抗霉素等;防治稻曲病选用井冈·蜡芽菌、苯甲·嘧菌酯、戊唑醇、肟菌·戊唑醇、烯唑醇、氟环唑等。

旱稻在施药时,再加磷酸二氢钾、微肥等叶面肥,增强稻株抗逆性,提高结实率。要按照施药技术规范和防治对象,用足药量,对足水量,均匀喷雾。注意农药交替轮换使用和安全用药,确保人畜、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来源:阜南县农委)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