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惠富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省植保总站:灰飞虱传播的水稻、玉米病毒病发生趋势预报

发布时间:2016-06-12   浏览次数:1441

一、发生趋势

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预计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沿江、江淮地区偏轻发生。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沿江、沿淮及江淮地区偏轻发生。预计全省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面积200万亩,黑条矮缩病发生面积100万亩。

玉米粗缩病:预计玉米粗缩病在早播夏玉米上中等发生。预计全省发生面积100万亩。

二、预报依据

1.传毒介体灰飞虱虫口基数总体较低,但沿淮地区麦田、淮河以南稻田及淮北部分麦茬玉米田有所上升。

5月下旬各地调查,麦田灰飞虱亩虫量大多在0.2-2.5万头,大部分地区较偏轻发生的2015年同期减少10.0%-55.3%,但沿淮地区如凤台县、阜南县、怀远县麦田亩虫量较去年增加85%-233%;水稻田灰飞虱亩虫量大多在6000头以下,但无为县、徽州区、泾县、肥东县较去年同期增加94.7%-487.7%,部分虫口基数偏高的地区如肥西县、凤台县、潘集区、当涂县、广德县亩虫量分别为9.3万头、7.8万头、3.6万头、1.14万头、1.12万头;玉米田百株虫量一般为15-360头,淮北地区麦茬玉米田亩虫量大多数在100头以下,数量较低,但蒙城县、萧县、灵璧县等地数量是去年同期的11.6-16.9倍,数量上升显著。

2.灰飞虱黑条矮缩病等带毒率有所上升,带毒区域范围扩大明显。5月下旬安徽科技学院对12个县灰飞虱的送样测定,枞阳县、庐江县、巢湖市、来安县、繁昌县、凤阳县带毒率分别为10.1%、7.5%、2.3%、1.3%、1.2%、1.1%,寿县、南谯区、芜湖县、全椒县、萧县、霍邱县为0,全县平均带毒率2.0%,高于2014、2015年同期1.9%、0.5%,低于近9年均值6.2%。带毒县区由去年的枞阳县、天长县增加到今年的6个。

3.灰飞虱成虫高峰期较常年略偏早。据各地灰飞虱发育进度调查,预计一代灰飞虱成虫高峰期大部分地区出现在5月底至6月上旬前期,较去年偏早1-3天。当前中稻处于秧苗期至分蘖期,早播夏玉米多处于出苗至7叶期,均为易感粗缩病敏感生育期,且与灰飞虱成虫高峰期吻合度高,利于灰飞虱传毒。

4.小麦大面积收割以及天气条件均利于灰飞虱转移和传毒。5月下旬-6月上旬我省小麦进入大面积收割阶段,小麦收割造成灰飞虱大量迁移到水稻、玉米上传毒为害。另据省气象部门预报:2016年6月上中旬沿淮淮北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淮河以南偏多,其中沿江江南部分地区偏多2成以上。全省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其中沿江江南部分地区偏低。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灰飞虱迁移和转主传毒。

三、防治技术意见

(一)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

1.防治策略及重点。秧田期防治为关键,狠治灰飞虱,阻断毒源传播,坚持“治秧田,保大田,治虫控病,治前控后”的技术策略。

2.栽培避病。条纹叶枯病重病区单季晚稻播期适当推迟到6月10日左右,避开一代灰飞虱成虫迁移传毒高峰。

3.狠抓秧田防治。在做好吡虫啉、噻虫嗪种子处理剂拌种或浸种的基础上,重病区提倡使用防虫网或无纺布育秧。小麦成熟收割期秧田普治灰飞虱,亩用有效成分吡蚜酮6克或烯啶虫胺3-4克等,并视虫情及时补治。

4.大田防治。病害常发区在灰飞虱二代卵孵至低龄若虫盛期防治,亩用有效成分烯啶虫胺3-4克或吡蚜酮6克。

5.药剂防治指标:秧田每平方米有带毒虫10-20头,大田每百丛有带毒虫15-30头。品种感病,指标取下限;品种较耐病,指标取上限。大田成、若虫并存,且成虫比例高,指标从严掌握。

(二)玉米粗缩病

1.防治策略:预防为主、适期早防;突出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关键期的药剂防治措施。

2.农业防治:(1)调整玉米播期。夏玉米播种期尽量推迟至6月10日后,使玉米苗期感病阶段避开粗缩病传毒昆虫灰飞虱一代成虫麦田迁出峰期。(2)加强田间管理。加强肥水管理,增强玉米自身抵抗能力;及时清除田间地头杂草,破坏灰飞虱栖息场所;结合间苗、定苗,及时拔除病株,带出田外集中销毁或深埋。

3.药剂防治:夏玉米出苗后及三叶期,亩用吡蚜酮有效成分5克对水喷洒玉米苗和田间及田埂、地头、沟边杂草,防治灰飞虱。

( 来源:安徽省植保总站 )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