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惠富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夏玉米粒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与防治意见

发布时间:2015-08-25   浏览次数:1273

一、发生趋势

预计夏玉米后期主要病虫总体中等偏轻至中等发生,其中玉米蚜虫、锈病中等发生;三代玉米螟等钻蛀性害虫、弯孢叶斑病、玉米纹枯病中等偏轻发生。

二、主要依据

1.二代玉米螟残虫偏高;当前病虫发生发展较快。8月15日二代玉米螟残虫调查,玉米平均被害株率6.4%、平均百株虫量3.4头,最高被害株率12.3%、最高百株虫量15头;平均百株虫量较近3年同期均值增加87.7%。8月15日、20日调查,玉米蚜虫平均有蚜株率分别为1.7%、8.6%,平均百株蚜量分别为285.2头、866.5头,最高百株蚜量分别为7230头、22600头,田间蚜量增长较快;玉米弯孢叶斑病平均病株率分别为2.8%、18.3%,平均病叶率分别为0.52%、3.36%,最高病株率分别为11%、32%,最高病叶率分别为5.35%、21.24%;玉米锈病平均病株率6.7%,平均病叶率0.98%,最高病叶率10.4%。当前田间蚜虫、弯孢叶斑病发生较近年同期偏轻;锈病发生较近年偏早。

2.玉米后期食料条件总体不利于钻蛀性害虫为害。玉米螟、棉铃虫等钻蛀性害虫喜食玉米花丝和穗尖,当前我县夏玉米处于灌浆期,随着玉米籽粒的硬化,不利于钻蛀性害虫取食为害。

3.气候条件对玉米后期病虫发生总体无不利影响。近期降水较多,田间湿度较大,有利于当前病虫发生。气象预报未来15天我县以多云天气为主,降水偏少,气候条件对玉米病虫发生无不利影响。

三、防治意见

对多种病虫混发的田块,要确立主治对象和兼治对象,实行总体防治,以提高防治效率。施药时要对足水量,同时要注意各种药剂的交替轮换使用。建议于8月下旬至9月初开展一次病虫综合防治,主治三代玉米螟、弯孢叶斑病、锈病等玉米叶部病害,兼治玉米蚜虫、棉铃虫等。

1.防治指标:玉米钻蛀性害虫虫穗率30%或百穗花丝虫量50头;玉米蚜虫点片发生时进行挑治,当有蚜株率达到30%-40%,出现“起油株”(蜜露)时应进行全田普治;弯孢叶斑病、锈病病株率达10%时进行喷药预防。

2.防治药剂:防治玉米螟、棉铃虫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等;防治蚜虫可使用吡虫啉、吡蚜酮、啶虫脒、氟啶虫胺腈等;防治玉米弯孢叶斑病、小斑病选用烯唑醇、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等;防治玉米锈病选用三唑酮、烯唑醇等。

四、注意事项

病害预防保护,虫害达标防治;选准对路农药,确保防治效果;科学规范施药,确保人畜安全。施药防治时,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推荐剂量和注意事项操作,采取“二次稀释”方法,机动喷雾器每亩兑水30公斤、手动喷雾器每亩兑水45公斤,均匀喷雾。

(来源:阜南县植保站)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