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惠富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8月下旬至9月中旬水稻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意见

发布时间:2013-08-31   浏览次数:1525

 

一、发生趋势

(一)水稻虫害:预计六(4)代稻飞虱中等偏重发生,低龄若虫高峰期在9月上旬前期、9月中旬中期;预计全县发生面积约22万亩。六(4)代稻纵卷叶螟偏轻发生,低龄幼虫高峰在9月3日前后;预计全县发生面积约5万亩。三代二化螟轻发生,卵孵高峰期9月8-13日;预计全县发生面积约3万亩。

(二)水稻病害:预计旱稻纹枯病中等偏重发生,预计全县发生面积约25万亩。旱稻稻曲病、稻穗瘟中等至偏重、感病品种重发生,预计两病发生面积约23万亩。

二、预报依据

(一)水稻虫害

1、五(3)代稻飞虱灯诱虫量大、褐飞虱比例偏高:7月20日-8月19日,累计单灯诱虫量为1833头(白1830头/褐3头),褐飞虱占1.64%;累计单灯诱虫量分别比2011年、2012年同期(白334头/褐0头、白203头/褐0头)增加448.8%、803%。峰日8月15日、虫量22头(白21头/褐1头),预计低龄若虫高峰期在9月上旬前期。五(3)代稻纵卷叶螟成虫迁入量少:系统田赶蛾,迁入蛾峰日为8月19日,峰日平均亩蛾量为92.5头,到8月24日田间平均亩蛾量20-60头,是近8年来同期蛾量最低的一年。

2、当前稻飞虱田间虫量偏高、卵量低,褐飞虱短翅型成虫量较高:8月18日调查,平均百丛虫量648.8头、较近三年均值增加70.8%,平均百丛有卵38.7粒;以低龄若虫为主、占79.5%,褐飞虱占28.6%。8月24日系统田,平均百丛有虫856.7头、其中平均百丛短翅型褐飞虱53.3头,田间成虫占28.8%、短翅型褐飞虱占21.6%。田间虫量还在增加,预计低龄若虫高峰期在9月中旬中期。稻纵卷叶螟田间虫口数量偏低:8月18日调查,平均百丛幼虫1.6头、最高8头,均低于近年同期。根据五(3)代稻纵卷叶螟田间残虫及成虫高峰推测六(4)代本地繁殖虫源低龄幼虫高峰在9月3日前期和9月中旬中期。二代二化螟残虫量偏少:8月19日调查,平均亩残虫31头、平均被害率0.018%,较去年分别减少68.6%、83.6%,较近三年均值分别减少85.9%、84.3%。预计三代二化螟卵孵高峰期在9月8-13日。

3、气候和寄主条件较有利于稻飞虱、二化螟发生为害。省气象部门预报,8月下旬-9月中旬全省降水量偏少,平均气温偏高,9月1-20日主要有2次较为明显降水过程,分别为9月上旬前期(2-5日)和中旬前中期(13-15日)。目前,我县旱稻大多处于孕穗期,营养条件好,气候和寄主条件较有利稻飞虱、二化螟发生为害。

(二)水稻病害

1、田间菌源广泛存在。2012年两病发生24.7万亩,稻曲病全县加权平均病丛率31%、加权平均病穗率11.27%,稻穗瘟旱稻重于移栽水稻;近年来,稻瘟病、稻曲病流行频率高,田间菌源广泛存在。水稻纹枯病是常发性病害,多年来均呈中等以上程度发生,田间菌源量大;8月18日、24日调查,旱稻田平均病丛率分别为12.4%、17.3%,当前旱稻纹枯病病情发展较快。

2、寄主条件有利于旱稻病害发生。我县旱稻主栽品种如绿旱1号、沪旱15、中旱209、井冈1号、中旱221等品种大都不抗稻瘟病、稻曲病,易感稻瘟病和稻曲病种植面积大,在破口抽穗敏感生育期与有利气候条件相遇,利于后期以稻瘟病、稻曲病为主的穗期病害的发生。

3、气候条件对旱稻稻瘟病和稻曲病发生较有利。气象部门预报,8月下旬中后期多降水过程,9月1-20日主要有2次较为明显降水过程,分别为9月2-5日、13-15日。近期和未来偏多的降水十分有利旱稻稻曲病、稻瘟病发生与流行。

8月下旬至9月中旬水稻主要病虫防治技术意见

一、病虫发生趋势与防治任务

8月下旬至9月中旬水稻以稻飞虱、穗期病害为主的病虫总体中等至偏重发生。预计主要病虫累计发生面积约78万亩次,需防面积约55万亩次。

二、防治目标

通过有效防治,将水稻重大病虫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具体目标:稻飞虱百丛虫量分蘖期-拔节期控制在1000头以内,穗期控制在2000头以内;稻纵卷叶螟卷叶率分蘖期控制在15%以内,孕穗期控制在10%以内;稻螟虫分蘖期为害株率控制在3%以内,穗期白穗率控制在1%以内;纹枯病病株率控制在20%以下;稻曲病病穗率控制在10%以内;稻瘟病病穗率控制在5%以内。

三、关键技术措施

1、明确防治重点。

8月下旬至9月中旬,晚熟移栽稻田以稻飞虱为重点;旱稻病虫害以稻飞虱、稻曲病、稻瘟病为防治重点,兼顾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病虫。

2、把握关键时期实施总体防治。

水稻病虫害防治要根据当地不同发生种类,于主害期或易感病虫敏感生育阶段实施总体防治,从而达到治主兼次、一防多治和节本增效的防治效果。8月下旬至9月中旬水稻需要开展两次总体防治,第一次于8月底至9月上旬初普治达标田稻飞虱,预防旱稻稻曲病、稻瘟病等穗期病害,兼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第二次于9月中旬旱稻主治达标田稻飞虱,兼治晚熟旱稻穗期病害。稻曲病要于水稻抽穗前10-15天、穗颈瘟要于水稻抽穗前3-5天用药预防一次。若遇阴雨天气,一周后再防治一次。

3、实行达标防治。

防治指标:稻飞虱分蘖期百丛低龄若虫1000头,孕、抽穗期百丛低龄若虫1500头,齐穗期以后百丛低龄若虫2000头。稻纵卷叶螟分蘖期百丛低龄幼虫100头,孕、抽穗期百丛低龄幼虫50头。二化螟每亩累计卵量100块。纹枯病病丛率10%。稻穗瘟、稻曲病适期用药预防。

4、选准对路农药,规范用药技术。

稻飞虱选用烯啶虫胺、吡蚜酮、噻虫嗪、仲丁威、毒死蜱、醚菊酯等;防治稻纵卷叶螟、稻螟虫选用氯虫苯甲酰胺、阿维?氟酰胺、氰虫?毒死蜱等。防治纹枯病选用井冈?蜡芽菌、噻呋酰胺、苯甲?丙环唑、烯肟?戊唑醇等;防治稻瘟病选用三环唑、肟菌?戊唑醇、稻瘟灵、春雷霉素等;防治稻曲病选用井冈?烯唑醇、肟菌?戊唑醇、苯甲?丙环唑、井冈?蜡芽菌等。

旱稻在施药时,再加磷酸二氢钾、微肥等叶面肥,增强水稻抗逆性,提高结实率。要按照施药技术规范和防治对象,用足药量,对足水量,均匀喷雾。注意农药交替轮换使用和安全用药,确保人畜、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来源:阜南县植保站)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013号